199 给刘伟超一个交代(2 / 3)

帮助的。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这个唐王,在历史上也是有所作为的。你死之后,他就被放了出来,后来那个福王投降建虏,南京沦陷之后,他就在福建那边登基称帝,史称隆武帝,算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

崇祯皇帝听了,一时半会摸不清刘伟超的意思,便只好耐心地继续停下去。

“……你的那些藩王宗室里面,一个个基本上同样都是酒囊饭袋,都是被你们大明养猪政策给养出来的。也就这个唐王,算是有些志气和能耐。虽然他最终也是失败了,可相比其他藩王来说,还算是可以的。”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感觉也是。

那么多藩王里面,就这个唐王不顾祖制,竟然募兵勤王,算是藩王里面的独一份了!

他在想着,就听刘伟超继续对他说道:“你的那些臣子的奏章中,不是说有提到唐王么?我感觉,你就顺水推舟,把唐王给放了吧!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那两个好处?”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至少在他心中,却是想不通有什么好处?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第一,他们不是拿唐王为例子,因此论证那些武勋最好也不要领兵么?那你放了唐王,至少这些人,就没有唐王这个借口了。”

“第二,你不是也决定以后要分封藩王去海外么?对于这些藩王来说,就凭他们在建虏入关之后的表现,基本上就没有一个胸有大志的藩王。我估计,他们宁可在自己封地混吃等死,也不愿意去海外蛮荒之地开疆拓土,重建一个藩国的。这么一来,这个唐王就很有可能是你的马骨,能第一个响应你的旨意,愿意出去的藩王。”

崇祯皇帝认真地听着,如果只是第一个理由的话,他还真得未必愿意放唐王。

对于大明皇帝来说,因为有成祖皇帝这个事情,对于藩王是很防范的。

如果有什么微小的苗头,哪怕只有一丁点可能威胁皇权的,那他们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也是如此,唐王当初响应勤王诏书,募兵北上勤王。哪怕这支乌合之众走到半路就被贼人给击溃,崇祯皇帝最终也没有放过他,而是把他关去了凤阳。

当然了,那个时候崇祯皇帝还没有太子,又有他哥的例子在,因此防范之心很重,也是有关联的。

而此时,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已经长大,基本上没有夭折之相,立为太子也已经好些年,算是皇位继承方面,那是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因此,他对于其他藩王的戒心,就没有一开始那么重了。

如今,又听刘伟超说了第二个理由。仔细想了想之后,感觉很有道理。

他正在想着,就听刘伟超又对他说道:“我把唐王的资料,都发给你,然后你自己评估一下。反正,建议我是给你了,最终还是取决于你听不听。”

他其实还有一个理由没说,就是他对这个唐王朱聿键有好感,能帮他一下的话,顺手就帮一下了。

当然,他给崇祯皇帝说得理由,也是真的!

“好!”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话,也是马上回答他道,“朕会认真考虑的!”

他也没直接答复,想着看看朱聿键的资料,到时候再下结论也不迟。

于是,在挂断视频通讯之后不一会,崇祯皇帝就收到了刘伟超发过去的资料。

打开看的时候,他还发现了在资料的底部,刘伟超还列了其他藩王的一些资料。

就那么一比对,这个唐王朱聿键真得和别的藩王不一样,确实算是有作为一点。并且面对建虏,宁可饿死也绝无投降之意。

就这一点,说真的,崇祯皇帝就想起自己在原本的历史上,那是上吊自杀也不投降流贼。

就这么一想,还真别说,他对这个朱聿键的好感就多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