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人心齐(2 / 3)

“是啊,陛下圣明啊,真乃旷世仁君,千古未有,才有我等穷苦老百姓的福气!”

“可不是么,以后谁敢说皇上不好,我就是拼了这个老命不要,都要打上一顿!”

“……”

毫无疑问,如果说开疆拓土,平定叛乱对于穷苦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的话,那这个政策就是惠及这部分群体,使得崇祯皇帝的威望一下提高了很多。

而在士子、官员,特别是年轻读书人这个群体中,对于朝廷之策,很多人都是有点不以为然的。

特别是明末这个时候,要说最热闹的地方,绝对莫过于风月场所。

那些文人士子,便是风月场所的主要顾客,并且他们聚会之时,也往往会招风月场所里面的女人陪伴,甚至为了什么头牌争风吃醋。就这种事情,还能被他们描绘为雅事一桩。

如今,皇帝下旨,严禁有功名的读书人,包括官员在内,都不得出入风月场所,这就是为难他们了。

但是,大明朝原本就有要求官员不得出入风月场所,以前是形同废文,最多是被政敌攻击,到后来,全都一样了。

可如今不但官员不能去,连有功名的读书人,比如秀才之类也都不能去了。

大部分读书人虽然心中有抱怨,但是也不敢表示出来,对抗朝廷,或者说对抗皇帝旨意的下场,前有一千多贡院闹事的读书人被砍头的事情,后有身份非常尊贵的勋贵,也不管多少被诛三族,谁还敢以身试法?当今皇帝可是真会杀人的!

读书人都如此畏惧,就更不用说那些夹着尾巴做人的商人了。三年后取消风月场所,他们也是受害的阶层,以后再没有风月场所去花天酒地了。

可是,他们也不敢发声,要知道,当今皇帝可是有抄家皇帝的外号,最喜欢的就是抄家。商人对于利害关系,最是敏感了,怎么可能自己送去刀口。

而对于大部分妇女来说,不管上到王公贵妇,下到普通民女,对此都是非常欢喜的。

对于王公贵妇来说,她们的老爷和儿子之类,就不会再出去鬼混了;

而对于普通民女来说,她们也少了被卖去风月场所的危险。

至于对于大明妇女的收入,朝廷也有公告,皇家纺织厂等适合女子干活有收入的这种工厂,以后会有更多,能让女人也有一份收入。

另外,女孩出生,如果家里穷,也能有补贴可以领,同样还能上学,以后说不定还能当女官,至少走格物学这条路,也是很好的出路!

随着崇祯皇帝公布的这些措施,让大明朝的女人,一下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使得不关心政治军事的女人这个群体,也对崇祯皇帝感恩戴德。

据说,政通使陈圆圆陈大人闻讯之后,大喜过望,在京师各处派人签名,上了万女表,呈送皇帝,代天下妇女感激皇恩。

宫里面同样有反应,不但周皇后和田贵妃等人,就连前朝皇后,一直在宫中静修的,也向崇祯皇帝表达了谢意!

当然了,她们如此感谢皇帝,当然不止是因为要取消风月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崇祯皇帝重视女人的生产之苦,养育之难。

稳婆学,妇科,儿科等等的设立,不但给大明妇女有了一个新的出路,更是解决女人之难的问题。

生产对于妇女来说,真得是一道鬼门关。哪怕她们现在不知道崇祯皇帝公布的稳婆学到底能让她们安全多少,光是有这份心思,就足以让她们感激涕零了。

有不少大户人家,都没等这些学校成立,就已经决定要派家里的妇女去学这个,不为出去坐诊,自家备用,也是安心。

就整个圣旨来说,哪怕有些人对其中的条款有点不满,但是还是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拥戴。

这是善政,德政,不但能解决底层百姓之苦,还能提高大明百姓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