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 大惊失色(2 / 3)

此时,听到孙传庭的问话,崇祯皇帝略微有点得意地说道:“没错,这个身份证便是以后用于人口管理之用。凡大明百姓,不包括藩国及其他,都要有这身份证。换句话说,大明本土百姓才能拥有这个身份证,才能享有还有的权利和义务!”

天朝上国就要有天朝上国的样子,要不然,藩国的人都拥入本土,等到人多了再处理,就会有很多麻烦。

孙传庭听了,然后连忙又问道:“那这个身份证号,是不是又有什么讲究?”

其他的他不知道,中间那个万历21,该是指万历二十一年,他出生的年月,这一点,他还是猜得出来,也因此,便对其他数字也觉得有什么含义!

“没错!”崇祯皇帝听了,便又点头说道:“前两位代表省,三四两位代表府,五六两位代表县,然后是身份证持有人出生年月,再之后1代表该人为男,2代表为女,3代表其他。最后一位是校验位,有一定的规则得到,可以初步核实这身份证是真是假!”

听到这话,司礼监那边的人,心中默默地把自己归入了3。

而孙传庭听完之后,便再次追问道:“那后面的这些白纸上所写,便是该人目前要做什么,或者要去做什么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没错,如果有事离开居住地,就要在这后面注明,是为路引。”

“那要是都写满了呢?”孙传庭显然是打算一口气都问清楚地节奏,马上接着问道。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微笑了下,便又说道:“写满了便要重新到官府去换。第一次的身份证印发是免费,但后面若是要换,便要收钱了!”

顿了顿,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如果只是本县来往,不用注明,出了县,就要去县衙注明情况!”

在崇祯十五年以前,或者说蒸汽火车发明之前,水泥官道重修之前,绝大部分百姓,一辈子都是生活在出生所在地周边,方圆二十里之内,最远其实也就可能去下县城而已。

在蒸汽火车发明之后,水泥官道重修之后,交通便捷起来,并且出行成本也降低了,百姓的活动范围便会大一些。但是,再大,其实也是有限,绝大部分百姓,估计也是不会出自己的县。

那些经常会出现的,要么是求学的学子,但更多的是经商的商人。至于旅游,在这种时代也只是官宦世家,豪门大族才可能拥有的能力。

因此,这第一本身份证会主动用完的话,估计也就是有钱人家。对于绝大部分百姓来说,三张空白,按照已有的小字来估算,一辈子都写不完。

对于这些,孙传庭只是一转眼间就想到了,本来他还想问这个身份证明怕是不便宜,不知道要多少钱,这下子,他就不问了。

那些有钱人家的钱,对于做个身份证明而已,绝对不会看在眼里的。

所有这些,孙传庭都考虑了一遍之后,不由得感慨说道:“陛下所设之身份证明,微臣叹为观止,实乃治国理政之第一要器也!”

这个身份证明对他来说,是第一次见到,因此,段时间内他压根就想不起会有什么缺陷,更多的,是这个身份证明对于以前种种治理问题的解决,他倒是想到了。也是如此,他才会有如此感慨!

其他大明高级官员只能从孙传庭这里瞄到一眼,并不清楚这个册子里面是什么,听着孙传庭和皇帝的对话,心中就格外好奇。

特别是听孙传庭说这个册子竟然是治国理政之第一要器,更是把他们给勾得想抢过孙传庭手中的册子,看个究竟,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得到了如此之高的评语?

不过,这是在御前,并且对象可是大明首辅,这个抢得念头,也就只能是心中想想而已。

好在他们也不用等太久,崇祯皇帝在和孙传庭说完之后,便示意坤兴公主直接把盘子让内侍转给底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