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骑马都尉(1 / 2)

入了午时,汤江城外的林路,蝉鸣乍起,噪得人耳朵发疼。

薛通抹了一把脸上的尘烟,如狼的目光,不时四顾相望。在他的身后,拢共有二十余个官兵,皆是带刀披甲,骑着烈马同行。

烈马是四大户供的,算是额外之礼。当然,薛通原本就不打算相还。

“薛头,前方有武职战死策马而回的一骑斥候,声音骤沉。

武职,是兵营之中,对于友军的称呼。

敢出手杀官军的,只有那些侠儿。

薛通皱了皱眉头,并未去查看情况,时间不多,这两三日的时间,他务必要杀死那位小东家,才能得到这笔富贵。

“莫理这些,常家镇还有多远

“薛头,还有五十多里

从鞍褥里捞出酒葫芦,薛通仰头饮了一口解渴,继而才冷着脸色,目视前方。

“急行军!”

二十余骑的官军,循着常家镇的方向,踏着马蹄急奔。

……

午时的烈日,似要把身上的每一寸肤肉,都灼烧烂透。

连着喝了几口水,徐牧才缓过了神。

“周遵,还有多远

“东家,不到二十里了

徐牧点头。去常家镇,并非是避难,而是去留一处周转。

“东家,马儿焉了

这么烈的日头,也跑了几个时辰,别说是马,连人都受不了。

“司虎,把马车驶入林子,暂缓一下

几匹马真要跑死了,哭都来不及。

“牧哥儿,好、好多人呐

徐牧怔了怔,从马车里探出头,眼色一下子绷紧。

不大的林子里,至少有十几个男子,或躲在树杈上,或缩在树洞里……见着徐牧几人进来,满脸都是惊恐。

“东家,是避祸的。这些人估计家有老小,又怕被抓,又不敢跑得太远

在城里的或许还好些,多少会贴出布告。

但在乡野之地的,若是不逃,只等大祸临头之时,官家用哨棍砸晕了头,缚了身子,便只能二千里边关赴死。

“司虎,把车推远一些,莫扰了人家

司虎脸色闷闷,充满了不甘。按着他的性子,早该反了他娘的。

“列位莫慌,我等也是避祸之人,途经此处,有见勿怪

“周遵,留一袋粮

按着徐牧的意思,马车随身携带的,不仅有几袋米粮,还有一些应急的物件。

几个贫苦的乡民,犹豫着把粮袋拖了回来。

在林子休息了半个时辰,徐牧才重新上了马车。

“列位,此处并非福地,若是还有脚力,不妨多去几里,避入深山

十几个乡民沉默不答,尽皆抱着身子,再度隐匿起来。

徐牧沉沉叹出一口气,天道不公,这等的世道,只求平安活下去,却成了一种奢望。

“司虎,行车吧

天色近了黄昏,乍起的蝉鸣,终于慢慢退去。凉风透过密林,吹得人发梢荡起。

马车碾过棘草,顺着蜿蜒的林路,不多时,便去了半里之地。

……

喀嚓。

黄昏之下,薛通抬起手里的刀,捅入面前一个白袍青年的胸膛。

白袍青年面色坚毅,满嘴喷血,但即便如此,还是冷冷不吭一声。

“侠儿?救国救民,好威风啊!”薛通怒极反笑,将刀反复捅了几轮,直至白袍青年再无力气挺住身子,整个人软绵绵地瘫倒。

取了酒葫芦,薛通佯饮半口,喷在刀刃上,并拢二指,冷冷把血迹拭去。

“多谢列位武职,这些个狗屁侠儿,自诩救国救民,但说到底,终归是一帮乌合之众

“薛都头可是护国营里的步军教头,果然身手了得